首页 六祖坛经 下章
第三节
 僧智通,寿州安丰人。初看《楞伽经》约千馀遍,而不会三身四智,礼师求解其义。师曰:“三身者,清净法身,汝之也;圆满报身,汝之智也;千百亿化身,汝之行也。若离本,别说三身,即名有身无智;若悟三身无有自,即名四智菩提。听吾偈曰:自具三身,发明成四智。不离见闻缘,超然登佛地。吾今为汝说,谛信永无。莫学驰求者,终说菩提。”通再启曰:“四智之义,可得闻乎?”师曰:“既会三身,便明四智,何更问耶?若离三身,别谈四智,此名有智无身,即此有智,还成无智。”复说偈曰:“大圆镜智清净,平等智心无病。妙观察智见非功,成所作智同圆镜。五八六七果因转,但用名言无实。若于转处不留情,繁兴永处那伽定。”通顿悟性智,遂呈偈曰:“三身元我体,四智本心明。身智融无碍,应物任随形。起修皆妄动,守住匪真。妙旨因师晓,终亡染污名。”

 译文

 僧人智通,寿州安丰人。他开始看的是《楞伽经》,大约读了一千多遍,却没有理解“三身”和“四智”,因此拜见慧能大师,请求讲解经文妙谛。大师说:“所谓‘三身’,第一是清净的法身,是你的本;第二是圆满的报身,是你的智慧;第三是千百亿化身,是你的行为。如果离开你的本而来谈‘三身’,就叫有身无智;如果领悟‘三身’并没有它自己的本,就叫四智菩提。听我念一首偈语:自具三身,发明成四智。不离见闻缘,超然登佛地。吾今为汝说,谛信永无。莫学驰求者,终说菩提。”智通又问道:“‘四智’的妙义,我可以听听吗?”大师说:“既然已经领悟了‘三身’,自然就懂‘四智’了,还问什么呢?如果离开‘三身’,另外再谈‘四智’,这就叫有智无身,这种所谓有智,其实还是无智。”大师接着又念诵了一首偈语:“大圆镜智清净,平等智心无病。妙观察智见非功,成所作智同圆镜。五八六七果因转,但用名言无实。若于转处不留情,繁兴永处那伽定。”智通立刻领悟了本的智慧,也念了一首偈语呈献给大师:“三身元我体,四智本心明。身智融无碍,应物任随形。起修皆妄动,守住匪真。妙旨因师晓,终亡染污名。”  m.xIEhOuXs.cOm
上章 六祖坛经 下章